信息检索:   
你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职成教育 > 中职教育年度质检报告

河源市卫生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

发布时间:2017-01-17来源: 本站 阅读: 【字体: 关闭

河 源 市 卫 生 学 校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6年)

2016年12月

目录

1.基本情况              - 3 -

1.1规模和结构              - 3 -

1.2设施设备              - 3 -

1.3教师队伍              - 3 -

2、学生发展              - 3 -

2.1学生素质              - 3 -

2.1.1德育工作情况              - 3 -

2.1.2思想政治状况              - 5 -

2.1.3文化课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              - 5 -

2.1.4毕业率              - 8 -

2.2就业质量              - 8 -

3、质量保障措施              - 8 -

3.1专业布局              - 8 -

3.2质量保证              - 9 -

3.3落实教师编制,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 10 -

4、校企合作              - 10 -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 10 -

4.2学生实习情况              - 10 -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 10 -

5.社会贡献              - 11 -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 11 -

5.2社会服务              - 11 -

6.政府履责              - 12 -

6.1经费              - 12 -

6.1.1政策性经费落实情况              - 12 -

6.1.2生均拨款              - 12 -

6.1.3项目投入              - 12 -

6.2政策措施              - 12 -

7、特色创新              - 13 -

7.1.1案例一:齐抓共管,科学备考,全面提高护考通过率              - 13 -

1)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 13 -

2)创新教学模式              - 14 -

7.1.2案例二:推行“暖心教育”打造“暖心校园”              - 14 -

8、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 15 -

9、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 15 -

9.1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15 -

9.1.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15 -

9.1.2就业观念有待转变。              - 15 -

9.1.3学生急需拓展升学途径。              - 15 -

9.2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 15 -

9.2.1强化专业建设,提升办学水平              - 15 -

9.2.2加强就业指导              - 16 -

9.2.3加快推进合作办学。              - 16 -


1.基本情况

1.1规模和结构

河源市卫生学校创办于1943年,是一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河源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189.04平方米。校园功能分区明确,设备完善,设施齐全,实训基地设施设备1966万元,校园总资产51502万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籍学生6208人,教职工267人,专任教师198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184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124人,“双师型”教师113人,实指导教师12人。2016年学校计划招生2200人,实际招生2221人。

1.2设施设备

学校现有实验实训仪器设备资产值1966万元,生均设备值3167元/人,生均实训工位数1.5个,生均纸质图书48.3册;拥有纸质图书8.1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电子期刊10万册。

1.3教师队伍

生师比为20:1,“双师型”教师113人,兼职教师5人、占比2.5%,专任教师198人,学校教职工267人,占专任教师的57.07%,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76.76%、硕士以上学历占比8%(硕士研究生16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比25.25%。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2.1.1德育工作情况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继续全力推行暖心德育、打造暖心校园,全力创建河源市首批文明校园。

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以学生科、校团委、班主任、德育课教师为主体的学校德育工作队伍,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开齐开足德育课程与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具有卫校鲜明特色的德育风格

开展弘扬和培育中国梦等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情感

根据《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2016年),严格执行学生管理“八规定”,完善学生工作管理台帐,认真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生思想端正,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礼貌待人

以迎新工作、新生军训、入学教育为抓手,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如何做合格卫校人》三个主题报告和《2015年新生入学指南》为载体,开展了新生努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卫校人一系列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开展了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班、文明课室、文明宿舍评比活动。根据《河源市卫生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办法》,共评选出黄东城等1022名校级“三好学生,黎柏辉等62名“优秀学生干部;刘欢仪、陈思琪2名同学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李春燕同学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黄豪同学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

组织2200多名新生进行健康体格检查工作,并建立新生健康档案,为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奠定了身体基础。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摸底排查“特异学生”,建立班级暖心结对帮扶名单台账,有计划地开展班级暖心结对帮扶活动,关心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学习雷锋月、清明节、五四青年节、5·12护士节、端午节、6·26禁毒日、“七一”、9·3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国庆、11·9消防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节日,加强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国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防网络电话信息诈骗教育、爱心教育、义务献血教育、诚信教育、环保教育、反邪教教育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2016年护考期间,组织2013级护考生学习并签订《考证辅导期间承诺书》,对护考生自觉学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起到较好作用。2014级全体学生进入实习前,组织2014级全体学生学习并签订《实习期间安全承诺书》,对实习期间的学生有较好约束力,为实习顺利完成保驾护航。

加强课室和宿舍文化建设。各班依据《课室精细化管理安排表》和《宿舍精细化管理安排表》实行课室和宿舍精细化管理,拖把有序摆放和课室宿舍门口的信息栏安置,大大改善课室和宿舍环境、增强了课室和宿舍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营造暖心课室、宿舍和校园的育人环境,为文明校园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家长委员会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学生科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要求,循序渐进按上级要求做好了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相关工作,学校的暖心德育已初步融入到学校家长委员会工作中去,大大发挥了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作用。

开展了暖心德育实践。各班有计划举行说暖心话,做暖心事,评暖心人等“三暖”活动;积极开展校园暖心征文活动,评选出优秀暖心征文60篇。

积极构建暖心教育德育模式,主要做好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德育专项):《学校德育特色品牌研究——践行暖心德育 创建暖心校园》的课题申报和研究,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

2.1.2思想政治状况

学校学生思想积极向上,热爱祖国,在校期间积极向校团组织靠拢,能够遵守校纪校规,全校大部分班级班风分都在良好以上。为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每周一晨会举行升旗仪式,选派各班优秀的班干部轮流进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举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活动,在每个班级张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宣传牌,并要求每位学生熟记并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今年10月在学校开展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文明城市志愿者进校园启动仪式、校园文明风采以及道德讲堂活动。开展了“五比五看”活动:比纪律,看谁班守纪情况好;比文明,看谁班基本素质好;比卫生,看谁班生活环境雅;比学习,看谁班学习成绩好;比实践,看谁做的贡献大。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讲诚信、讲文明、守纪律、讲奉献的良好道德风尚。

2.1.3文化课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抓好文化课的教学质量。我校学生文化课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毕业率均达到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要求,体质测评达标。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2-1    2016年各专业文化课合格率统计情况

专业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护理

98.25%

94.35%

86.29%

助产

100.00%

100.00%

68.85%

药剂

59.41%

50.00%

48.82%

检验

95.08%

83.61%

78.69%

农村医学

71.22%

57.55%

47.48%

中医康复保健

86.02%

80.01%

70.03%

中医护理

97.25%

93.35%

85.22%

康复技术

89.02%

78.01%

67.03%

单科合格率

87.03%

79.61%

69.05%

平均值

78.56%

表2-2    2016年各专业技能合格率统计情况

专业

专业技能课程

合格率

专业技能合格率

护理¥中医护理

护理基础

91.83%

87.41%

内科学护理

90.02%

外科学护理

90.02%

儿科学护理

77.76%

医学检验

临床检验技术

89.29%

92.86%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100.00%

微生物检验技术

89.29%

农村医学

常用急救技术

96.60%

95.07%

内科学

91.84%

妇产科学

96.60%

常用护理技术

95.24%

药剂

药剂学基础

60.69%

76.73%

药事管理

100.00%

天然药物学基础

67.63%

药品调剂技术

78.61%

助产

护理基础

100.00%

88.43%

内科护理学

90.74%

外科护理学

94.44%

产科学及护理

90.74%

母婴保健

100.00%

儿科护理学

54.63%

平均值

88.10%

2.1.3体质测评合格率

2015年参与体质测评学总人数为6208人,合格率为100%,2016年参与体质测评学总人数为6549人,合格率为100%。数据显示学生的身体素质优秀,这与学校注重学生体育课教学、组织群体性体育锻炼是分不开的。

1、制定了《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工作管理实施办法》,强化了体育老师的责任意识,落实了工作责任;根据河教体[2016]25号文件精神,及时落实体育教师有关工作待遇(服装费和室外高温补贴等)。选派钟华基、苏永华、杨德圣、黎耀隆、叶丹阳等五名体育教师参加省市举行的体育专业提升培训。

   2 、体育教学秩序井然和体育活动有声有色,体育赛事成绩喜人。

1)严抓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教师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工作管理实施办法》,并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重视学生的人身安全,做好体育课的安全防范和安全保护工作,从未出现教学伤害事故。

3)认真组织学生上好早操、下午大课间活动和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有效促进师生身心健康。

4)认真做好“运动 健康 暖心”为主题的二十八届校运会和2016年阳光体育节组织和竞赛工作,顺利完成各项赛事。

5)精心组织好学生参加市直学校及市级校园“足球赛”成绩喜人;按计划开展2015-2016年度校园阳光体育足球班级联赛,组织了网上报名,按要求制订校园足球比赛计划并组织实施。

2.1.4毕业率

2015年毕业人数2583人,2016年毕业人数为1835人。2015年、2016年毕业率均为98.6%、98.8%,也就是学生完成三年学业之后均能顺利毕业。

2.2就业质量

学校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查询、就业指导网络,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加强就业指导、推荐工作。学校每年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利用QQ群、微信群、校园网站等多种信息渠道发布毕业生供求信息;积极组织应届毕业生参加“三二”对接考试、高职高考等考试报名工作,构建起毕业生就业、升学“立交桥”。

表6 学生就业情况一览表

就业质量

2016届毕业生

毕业生就业率(%)

95.69%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

94.57%

初次就业月薪酬(元)

2000

毕业生升入高校学习数(人)

41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布局

学校遵循市场规律,多形式、多方位、多渠道地拓宽办学渠道,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专业,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学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教职成厅函【2014】11号)、第二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教职成厅函【2014】48号),提出“立足河源,辐射珠三角,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坚持“面向市场,优化结构、培育特色、彰显优势、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要求,形成了“服务区域设专业、依托产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和“全面接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以特色(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发展定位。我校现开设专业有护理、助产、农村医学、药剂、康复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康复保健和中医护理等8个专业,其中护理、助产、和药剂专业被列入省重点建设专业。根据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积极根据就业形势,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与当地产业吻合,人才培养对本地经济发展贡献率大。

3.2质量保证

首先,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重视教学制度建设。学校依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省市关于加强教育教学的规定,制定了《河源市卫生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河源市卫生学校教师量化考核实施细则》、《河源市卫生学校优秀教师评选办法》、《河源市卫生学校护考管理办法》《河源市卫生学校学生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等文件,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日常教学巡查、督查,期初、期中、期末常规教学过程的检查,评课、评教活动等,强化教学常态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通过开展示范课教学观摩等活动,规范教学行为。

第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学校成立教学督导室,并印发了《河源市卫生学校教学考核督查制度》、《河源市卫生学校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等,以便及时、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教学进程与教学状态,推动良好教风与学风的建设。坚持教学督查和听课评课制度,开展领导评教,教师评教、评学,学生评教和学生家长反馈多元立体评教评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活动进行全程跟踪和评价,确保教学平稳、有序进行。依据校企合作平台,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代表参与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及时采集数据,分析和运用。为全面提升我校专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学校专门派人参加“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和“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能力提升”等相关培训会,并根据培训内容开展全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同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信息化教学大赛,屡获大奖,在全校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第三,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原则,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每年举行技能比赛,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制订了《河源市卫生学校学生技能竞赛管理办法》,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加技能大赛的积极性,并为专业建设,品牌创建奠定基础。

3.3落实教师编制,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学校贯彻《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1)17号)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3)12号文件精神,制定了《河源市卫生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人才引进、外聘专家、参加国培、省培、下企业实践锻炼、教学竞赛和教学研讨等多种途径,打造教学团队,形成了由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师梯队,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技能精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今年,选派参加参加省培4人,到企(事)业实践3人,市级培训487余人次。通过举办名师教学观摩课活动、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课程教学设计大赛、说课大赛等活动,充分展现教师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从而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统筹职业教育资源,与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合作,与连平卫计局合作,与老隆卫生院签订合作协议,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学校培训企业员工,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和就业岗位。构建了“校企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进双赢”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4.2学生实习情况

我校建设校外实基地110个,充分满足了我校学生校外临床实习的要求。我校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统一安排学生参加校外临床实习的时间长达9-10个月,在校外平均实习时间占总学习时间的32%。2015年我校统一安排在校外实习实训的学生数为2154名,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4.7%。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牵头组建了由市卫局等3个行政部门,市医学会等4个行业协会,市人民医院等112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等3所高校,河源理工学校等3所职业学校,市一中等12所普通中学共同构成的“河源卫生职业教育集团”,为推行多元化办学模式改革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如,药剂专业设立了“九明专班”,护理专业设立了“老隆镇卫生院专班”,助产专业设立了“连平县专班”等等,通过资源整合,发挥各自优势,为企业、医院量身打造急需的岗位技术人才。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成立学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建立学生就业咨询服务平台,健全规章制度,开展学生就业服务。近年,我校各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稳定,就业率99%以上。学校每年对上届毕业生就业状态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工作态度纪律、意识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工作成绩评定等进行综合评价。毕业学生综合能力增强,用人单位评价较好。2016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据第三方调查显示,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98.38%,比2015届(96.3%)高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据第三方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学校2016届毕业生满意度为98.37%,比2015届(94.3%)高4%。

5.2社会服务

为提高学生的“双证”通过率,我校积极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服务。一是积极争取河源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支持,在我校设立河源市卫生学校职业鉴定所,鉴定工种包括养老护理员、营养配餐员、保健按摩师、育婴员及化学检验工等五种。为此,我校积极举办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培训班,以提高鉴定通过率。二是积极争取河源市医药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支持,将我校确认为广东省医药行业特种职业技能鉴定定点考场。为此,我校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医药商品购销员技能鉴定工作,举办医药商品购销员技能鉴定考前培训班。三是积极开展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辅导工作。2016年,共有83人参加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培训,全部获得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证书;256名药剂专业学生参加医药商品购销员技能鉴定考试培训,183人获得相应的证书;1264人参加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辅导,1088人通过全国统考获得执业护士资格证书,通过率为86.08%(全国平均通过率为46.3%,护理本科生通过率为85.3%)。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的开展,为我校学生的就业、升学提供了坚实有效的保障。5.3对口支援

我校对口帮扶——东源县黄村镇板仓村,截至2016年12月20日,累计投入20万元,干部结对扶贫49户,成效明显,得到好评。

6.政府履责

6.1经费

6.1.1政策性经费落实情况

(1)年度办学经费总收入及其结构

学校办学经费总收入28821万元,主要来源依次为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1455万元,占收入总额的5.05%;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2258万元,占收入总额的7.83%;学费收入1856万元,占收入总额的6.44%;其他收入23252万元,占收入总额的80.7%。年生均财政拨款4496元。

(2)办学经费支出

学校办学经费总支出为27669万元,主要包括日常运行教学经费969万元,占支出总额的3.5%;设备购置377万元,占支出总额的1.4%;师资建设30万元,占支出总额的0.11%;其他(还贷)支出26289万元,占支出总额的94.99%。

6.1.2生均拨款

生均经费总计0.4496万元(其中生均日常公用经费为0.156万元)。学校办学经费总收入与支出比率为1.04:1

6.1.3项目投入

2016年学校项目投入预算资金为3047.27万元,投入的项目为正常人体示教中心建设资金247.15万元,康复护理实训中心158.21万元,新校区建设资金800万元,校园文化建设经费50万元,学校水电维修费36万元,校舍修缮经费90万元,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经费63万元,实习实训经费150万元,阳光厨房建设经费97万元。截至目前项目资金共支出3026.89万元。

6.2政策措施

学校以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为指导思想,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为指南,以“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质量”为目标,现学校管理机构建全,管理制度完善。《河源市卫生学校规范化管理制度》内容覆盖党务、行政、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学校全面工作;制定并核准实施了《河源市卫生学校章程》。学校以《规范化管理制度》和《章程》为指南,努力使学校各项工作管理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使学校办学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7、特色创新

7.1.1案例一齐抓共管,科学备考,全面提护考通过率

近年来随着全市中职适龄学生持续减少,学校为稳定每年2000人的招生规模,采取了自主招生考试的方法以确保生源质量,但是令人担心的是生源的素质仍呈下滑趋势,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由于中职的不少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不够好,学习目标也不够明确,导致部分教师无所适从,教学效果较差,出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窘境。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的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学生的出路。

近年来,我校护理、助产、中医护理专业应届毕业参加全国护士资格考试通过呈下降趋势,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应试能力提升远达不到学校预期目标,只有进行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改革,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016年学校为提升应届护理、助产、中医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促进毕业生更好就业,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制订了《2016年护士资格考试辅导实施方案》,通过整合教研资源,以备考为抓手,以激励为手段,实施专项辅导,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实施了以下创新的教学管理模式:

(1)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毕业前的考前辅导原则上学校要求每生必须参加,确因就业或个人原因的需提交个人申请不参加,2016年我校护理、助产、中护三个专业23个班共1264人,仅18名学生不回校参加辅导。学校推行班主任管理严格落实“3211”要求:即每周“3”次晚修到班督促检查学生复习情况,每次不得少于45分钟,每周“2”次到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每两周“1”次召开有关护考的主题班会同时讲解必要的应试技巧。

学校要求学生签订承诺书,承诺自觉遵守纪律、自觉学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提倡晚修延长自习时间、周六日坚持在教室自习等等措施,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的正确的引导,晚上22:30仍坚持在班的学校的学生占80%以上,周末仍在教室按参加自习的学生占70%以上,营造出来的良好学习氛围不但影响了个别不太愿意参加辅导的学生,同时给在校低年级的学生树立很好的学习榜样,激发了其它在校生的学习动机。辅导结束后,不少原来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都感概时间太少、以前没有按这次辅导的方法学习浪费的大多的宝贵时间。

(2)创新教学模式

本次辅导因时间短、内容多,教务科要求打破以往的时间、教学观念,在原有的作息时间安排上增加了周五晚修和周六上课的安排,倡导周末自觉学习,学生在时间上有更充分可利用;创新改革以往的内科护理的教学模式,将内科护理教学分成五个独立的章节,每个老师只负责其中一个章节的教学,解决了以往一个老师负责整门课程备课任务太重、不够专的难题,今年的内科护理辅导老师及学生都很满意这种变革。

同时设立了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人文知识教研组,每周集中开展集中备课1-2次,通过开展备课、出卷、改卷、试卷分析等教研活动,授课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适时调整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在每晚的教师进班为学生辅导答疑中查漏补缺,学生知识盲点能及时得到点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通过五周的集中辅导,2013级护理、助产、中医护理专业学生轻松应考,2016年我校学生参加全国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达86.08%,较2015年提高了14%,从中积累的教学管量模式成果应用将对非毕业班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7.1.2案例二推行“暖心教育”打造“暖心校园”

“教育是有温度的。”这种温度本质上是对生命的关怀,对人的关怀,是一种充满了爱的育人情怀;我校“暖心教育”正是这种有温度的以爱为基础的教育。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为契机,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激发学校的正能量。班主任尽职尽责,用最纯洁、最无私的爱去温暖那些消极的、颓废的、甚至冷漠干涸了的学生心,激发起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基于我校的专业特点、校本特色、时代特性还建构了暖心教育体系及其实践,在整个暖心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用“暖”字贯穿,营造氛围;《暖心教育》系列丛书,正在出版中,此书记录了暖心教育的点点滴滴。

学校从人文主义关怀出发,创建了“暖心校园”,营造了温暖和谐的“大家庭”氛围,提升教职工、学生的幸福指数,增强大家的归属感和集体凝聚力,如:学校开展了“暖心工程”,对教师饭堂进行改造,对教师早、中餐的进行一定的补贴;在教师宿舍安装宽带专线,满足教师网络教研和学习前沿理论的需求,也丰富了教师的课余生活;为婚龄教师牵“红线”,解决青年教师婚姻问题;元旦文艺晚会组织教师合唱队,为教师提供一个可以发展的舞台;在工作上给予教师关爱,提供进修及交流机会等。2016年我校被河源市评为“首批文明校园”。

8、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学校拥有中共党员93人,1个党支部。学校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9、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9.1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9.1.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在强调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背景下,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设一支既有深厚扎实理论功底,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在理论和实践结合层面胜任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学校教师的整体状况看,部分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在医药系统实践的经验,对医药行业的运作情况、实际需求和发展状况不太熟悉。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9.1.2就业观念有待转变。

随着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市县级各医院对医药类毕业生的学历要求提高,学校医学毕业生就业在基层医疗单位的多。另外,少部分护理毕业生缺乏吃苦精神,盲目追求高薪和工作环境,造成就业思想不稳定,影响到就业质量。

9.1.3学生急需拓展升学途径

中专学历暂能满足河源地区医疗卫生工作,但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所以急需拓展升途径,提升学生学历层次。

9.2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9.2.1强化专业建设,提升办学水平

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的思路和“做特、做精、做强”的要求加强专业建设,做强区重点建设专业,带动其他专业以及专业群的协调发展。适应市场需求,加快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品牌特色。进一步突出护理专业的示范作用,重点打造药剂、检验专业,根据工作环境和工作情境建设实训基地,为专业教学实现课堂和临床的“零距离”提供保障。

9.2.2加强就业指导

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主要采取以下三点措施:

一是应届毕业生开展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宣传教育活动。请市三甲医院护理部的专家和优秀毕业生特别是在基层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典型、校友到校举办专题讲座,努力使面向基层就业成为学校毕业生自觉的选择。

二是完善就业信息系统竭诚为毕业生就业服务。充分利用校园毕业生就业指导网页、校友、社会力量、学校就业信息发布栏、班级QQ群、E-mail等多渠道,及时发布就业相关信息,想方设法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公平、公正、公开开展就业推荐工作,学校对毕业生一年内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进一步做好市场信息的后续开发和有效利用的研究。

三是做好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积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及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重点帮扶工作,优先推荐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就业。

9.2.3加快推进合作办学。

开放办学、合作办学已成为各校推进学校发展的努力方向。我校将与省内医学类本科院校联系,争取合作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进一步给学生提供升学机会。

- 3 -


上一条信息: 广东省河源理工学校中等职业教育...

下一条信息: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年度...

【返回列表】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trl+Enter]
?